伊犁河谷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

布阿依夏木·那曼提, 刘强, 赵智勇, 廖必勇, 达吾来·杰克山, 冯国瑞, 刘琪, 杨明花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Vol. 31 ›› Issue (6) : 29-32.

PDF(422 KB)
欢迎访问《安徽农学通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PDF(422 KB)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Vol. 31 ›› Issue (6) : 29-32.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6.008
粮食作物

伊犁河谷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

作者信息 +

Application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fresh corn in Ili River Valley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摘要

本文结合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实践,总结分析其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展望。该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包括选择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抗病性的优质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差异和作物品种等,调整播期及播种方式;精细整地,采用精确播种技术;根据不同玉米品种特性合理密植,采取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或自然屏障隔离等进行种植隔离,根据玉米各生育阶段的需求进行施肥和灌溉,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诱控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治;适时采收,并进行保鲜处理。鲜食玉米在农业、工业和畜牧业领域应用广泛,其高质高效生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种植户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伊犁河谷及相关地区鲜食玉米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fresh corn was combined in the Ili River Valley region, Xinjiang, its high yield plant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terms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fresh corn, including selecting high quality varieties with good adaptabi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adjusting the sowing date and method based on local climate differences and crop varieties; fine soil preparation, using precise sowing techniques; reasonably plant close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 adopting spatial isolation, temporal isolation, or natural barrier isolation for planting isolation, fertilize and irrigat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ach growth stage of corn, and adopting ecological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physical induction control methods for green pest control; timely harvest and carry out preservation treatment. Fresh cor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Its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nsuring food security, meeting market demand, increasing grow’ income,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promoting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fresh corn in the Ili River Valley and related areas.

关键词

鲜食玉米 / 高质高效 / 种植隔离 / 农产品加工

Key words

fresh corn /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 planting isolation /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布阿依夏木·那曼提, 刘强, 赵智勇, . 伊犁河谷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 2025, 31(6): 29-3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6.008
BUAYXAM Namat, LIU Qiang, ZHAO Zhiyong, et al. Application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fresh corn in Ili River Valley[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31(6): 29-3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6.008
鲜食玉米既是一种果蔬作物,也是一种粮食作物,具备与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的优良属性[1]。采用一体化生产的鲜食玉米产品附加值有所提升,产业化进程得以推进,同时推动了育种相关研究[2]。该类作物包含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以及少量的笋玉米等。新疆伊犁河谷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合鲜食玉米种植[3-4]。新鲜的玉米籽粒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全谷物健康食品。鲜食玉米以食用鲜苞嫩果穗为主,一般作为配菜、煲汤、榨汁和糕点等的原料,或通过加工制成速冻籽粒、粒罐头、羹罐头和饮料等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1]。在乳熟期,鲜果穗从植株茎秆上摘除后,其茎秆仍保持新鲜且富含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脂肪等营养成分,这些物质均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鲜食玉米因其黏滑、香气浓郁、富含营养和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与籽粒饲料玉米相比,鲜食玉米生产周期较短、经济附加值较高,因此,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选择优良的鲜食玉米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和推广是其生产的关键手段。郭党等[5]介绍了鲜食糯玉米品种洛白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风味和品质好等特性。赵耀东[6]研究指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选种及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本研究结合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各关键生育周期的特性,总结分析了其高产种植技术,为鲜食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1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时,应全面考虑玉米的食味品质,建议生产者对鲜食玉米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以确保种植品种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另外,优先选用有效穗长适中、籽粒整齐度高、籽粒饱满度高、穗尖不露苞叶且抗病性强的品种[6],这些品种需具备良好的适应性,适合在研究区种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标准。若采用精量播种方法,其种子发芽率须在95%以上,以确保田间出苗率。在播种前,可将种子晾晒1~2 d,随后进行清选,剔除病虫杂粒。实际生产中,还需进行药剂浸种处理,以防止地下害虫或病菌侵染。

1.2 播期调整

播种前,对前茬作物进行细致处理,同时进行深耕和基肥施用,以确保种植土壤质量优良,为鲜食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播种时,应根据市场销售状况、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可采用早、中和晚不同品种组合,春、夏季节播种模式。根据当地气候差异和作物品种等,采取不同的间隔种植模式,一般在5~10 cm处地温稳定在10~12 ℃时开始播种,隔7~10 d播种一批[7]。可采用铺设地膜等方式进行适时早播,以6月上中旬播种为宜;若土壤条件不佳,可采取滴水齐苗的策略,以确保苗床齐整。

1.3 种植模式选择

采用直播方式的田块需要进行精细整地,土壤水分保持适中。若采用人工直播,需适当增加播种量,以确保种植质量。生产过程中,若整地质量较差或播种环节粗放、深浅不一致,会对出苗率和出苗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采用精确播种技术,确保深浅一致,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压实后种植深度保持在3~4 cm[8]。在地膜覆盖情况下及时放苗,确保田间出苗一致,为生产后期采用机械收获奠定基础。若遇降雨,土壤易板结,此时应及时破除土壤板结,以防止出苗不一致。

1.4 田间管理

1.4.1 合理密植

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有利于鲜食玉米高产稳产,同时可确保果穗大小均匀一致,增加商品性[9]。半紧凑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63 000~67 500株/hm2;耐密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67 500~82 500株/hm2;平展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60 000~63 000株/hm2

1.4.2 隔离种植

在选地种植时,与其他玉米品种严格隔离。隔离手段包括空间隔离、时间隔离以及自然屏障隔离[10]。在平原地区种植时,500 m区域内不能种植其他类型的玉米和其他的鲜食玉米品种;若存在森林、山地等天然屏障,可适当缩短隔离距离。花期隔离法是遵循花粉相遇原则,春播一般设定间隔20 d以上,而夏播一般设定间隔15 d以上。利用自然屏障如山峰、树林、村庄和房屋等,可阻止外源花粉的传播,实现安全隔离。

1.4.3 肥料管理

秉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协同应用的原则,增加有机肥料的施用,适量施用化肥,以底肥施用为主,并辅以追肥。施肥时,适当补充磷、钾肥,同时应用长效氮肥和磷钾肥相结合的混合配方肥。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时期需根据土壤肥力水平、植物生长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大田鲜食玉米栽培时,氮、磷和钾总施用量分别在240~300 kg/hm2、150~225 kg/hm2和225~300 kg/hm2,有利于维持植物生长健康。氮肥施用时,基肥施于播种行内穴间,占总施用量的30%;苗肥在幼苗3~4叶时施用,以提高小苗、促平衡,一般占总施用量的10%~20%;穗肥在7~8叶期、玉米即将拔节时重施,占总施用量的40%~50%,以促进穗位附近有效的叶面生长和穗分化,主攻大穗;在灌浆初期,需根据前期肥料的施用量和植株生长情况,适当施用粒肥。此外,叶面喷洒生物、化学制剂有助于促进果穗增大、籽粒饱满,加快灌浆进程,并提升商品外观特性[11]。在籽粒灌浆期,适量施用0.1%~0.2%硫酸锌溶液和0.3%磷酸二氢钾5 000~8 000倍稀释液2~3次。

1.4.4 水分管理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在拔节、大喇叭口、吐丝和灌浆期进行灌溉,注意灌溉水质需符合GB 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灌溉用水确保清洁且无污染,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水质标准。实际生产过程中,鲜食玉米对水分需求较敏感,其适宜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在70%~80%,有利于种子萌发[12]。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水分需求以苗期较低,拔节至抽穗期达到最大值,抽穗至灌浆阶段需水量呈现递减趋势[13]。因此,玉米生长过程中,若遇缺水或干旱均需及时浇水;同时清理沟渠,保持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实际种植过程中,可采用滴灌方式:出苗期灌溉量300 m³/hm2,拔节期灌溉量为525 m³/hm2,每隔7~9 d灌溉1次,总灌水量5 400 m³/hm2

1.4.5 病虫害绿色防控

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综合运用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诱控等手段。大田生产中,实施大规模高效的药物防控措施时,需确保农药施用符合GB/T 8321.10—20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标准。在鲜穗采收初期,禁止施用农药。鲜食玉米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包括小喇叭口期悬挂诱虫板诱杀蚜虫;频振式杀虫灯诱虫、驱虫;通过使用糖醋液诱杀法来消除白星花金龟;采用白僵菌封垛和释放赤眼蜂,以防治玉米螟等。前茬作物采收后,及时进行茎叶清除或秸秆粉碎深翻等,以降低田间虫害发生概率[14]

1.5 适期采收及贮藏

根据吐丝始日计算最佳采收期,甜玉米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1~24 d,糯玉米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3~28 d,在籽粒含水量60%~65%时采收。过早采摘可能导致籽粒的糯性较差,而过迟采摘会导致果穗甜度降低、皮层过多,从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口感、风味和品质[15]。因此,适时采收对于确保鲜食玉米品质至关重要。以剪除苞叶,用指甲划破粒顶,中部粒顶表现较少浆液且未触及手部,而基部粒体呈现浆果状,流出量较少且黏稠时较适宜采收。鲜食玉米贮藏和加工时,需摘除苞叶,然后在8 h内进行保鲜处理;若田间温度过高,则需缩短保鲜和加工时间。

2 鲜食玉米应用领域

目前,各种生产技术已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在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甜玉米和糯玉米的总产量较高[16-17]。糯玉米除鲜食、加工蔬菜罐头食品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畜牧业领域。工业化应用主要是利用糯玉米淀粉作增稠剂、乳化剂、黏合剂和悬浮剂等,广泛应用于香肠、甜玉米糊罐头、速冻食品、造纸、纺织及黏合剂行业[18]。目前,鲜食玉米的初加工产品包括鲜食玉米的成熟穗粒、速冻玉米粒和真空包装玉米等;进一步加工食品包括玉米面、玉米罐头、玉米果汁和玉米冰激凌等;精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变性淀粉以及玉米胚芽油等[19]。在采摘鲜食玉米果穗后,其新鲜秸秆和茎叶仍然保持脆嫩状态,可用于畜牧业,以制备高质量的青贮饲料。糯玉米秸秆制成的青贮饲料与其他饲料喂养相比,其转化效率较高[20]
在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取得了较好发展。部分鲜食玉米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的产业规模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该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在自然环境、生产条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保障粮食安全。鲜食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有助于稳定和增加玉米供给,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二是满足市场需求。鲜食玉米高产可保证有足够的产品供应市场,避免因供应不足导致价格波动;同时能够丰富产品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鲜食玉米产品。三是增加种植户收入。高产意味着在同样的种植面积上可以收获更多的鲜食玉米;配合良好的销售渠道,其经济收益显著提升。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对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往往涉及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生物技术以及灌溉与施肥技术等的应用,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相关产业整体竞争力。五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鲜食玉米产量的增加能够为相关加工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有助于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与食品加工业等的融合;还可以带动运输、销售等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综上,本文结合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播期调整、种植模式选择、田间管理和适期采收及贮藏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其高产种植技术;并对其在农产品、工业和畜牧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指出鲜食玉米高质高效生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种植户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鲜食玉米高产优质生产,以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旭东,喻俊杰,张振良,等. 江苏省鲜食糯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239(6):55-59.
2
石德权. 食用玉米研究进展:我国首届食用玉米学术讨论会文集[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陈鹏阳. 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2.
4
王虹. 新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研究初探:以伊犁河谷为例[J]. 新疆农业科技2016(6):41-42.
5
郭党,孟战赢,王育红,等.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洛白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2442(13):38-41.
6
赵耀东.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24(8):23-24.
7
宁成博,宋刚,吴小勇,等. 鲜食玉米万糯188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24(1):1-5.
8
栾春荣,苏彩霞. 鲜食玉米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M].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9
闫重波. 浅谈鲜食玉米种植的发展前景及栽培管理技术[J]. 河南农业, 2022(7): 42-43.
10
谭文明.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23(7):24-26.
11
王囡囡. 佳木斯地区糯玉米施肥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21(8):14-15.
12
侯玉虹,尹光华,刘作新,等. 土壤含水量对玉米出苗率及苗期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0-73.
13
曹云者,宇振荣,赵同科. 夏玉米需水及耗水规律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318(2):47-50.
14
方志军. 鲜食玉米穗采收后保鲜技术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15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等. 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628(2):31-34,38.
16
黄继炜,林昌华.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征与产业安全[J]. 农业经济2022(1):135-137.
17
孙健平,赵铮,李栋,等. 粮食科技与创新从亚太走向世界:“第二届ICC亚太区国际粮食科技大会” 专家报告内容集锦(三)[J]. 现代面粉工业202034(5):1-9.
18
孟燕辉. 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现代食品202026(20):75-77,87.
19
刘夫国,牛丽影,李大婧,等. 鲜食玉米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233(23):375-379.
20
江均平,孙艳丽,裴志超,等. 北京鲜食甜玉米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8):55-59.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科技行动项目(2022NC19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农”骨干人才培养项目“鲜食玉米优质丰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PDF(422 KB)

16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