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农学通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 第30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4-08-30
  

  • 全选
    |
    粮食作物
  • 牛天新, 熊伟, 吴新荣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从土壤动物角度研究土壤改良和耕地质量提升,探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玉米田大型土壤动物的影响,试验设定猪粪(处理3)、羊粪(处理4)、菌渣(处理5)、易腐垃圾(处理6)有机肥、化肥(处理2)和空白(处理1)共6个处理,对不同施肥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环境及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情况开展调查,并对其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田土壤中共捕获到膜翅目、蜘蛛目、半翅目和弹尾目等10个类群的大型动物,以膜翅目和蜘蛛目为优势类群。各处理组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6、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2和处理1。其中,易腐垃圾有机肥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猪粪有机肥处理次之。4种有机肥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比纯化肥和空白处理高,可见有机肥料的施用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提高了有机质及全氮含量,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和多样性增加,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 纪根学, 方美霞, 章向祝, 陈敏, 方文武, 芦翠萍, 洪霞, 胡润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8-1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筛选杂交中籼水稻钵苗有序机抛穴苗数和氮肥用量,本试验以玮两优8612为材料,研究了穴苗数(1、2和3苗/穴)和不同氮肥用量(0、90、180、270和360 kg/hm2)对水稻钵苗有序抛栽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群体结构及生育期均受大田施氮量和穴苗数的协同影响。产量以N18D1处理时最高,为13 315.54 kg/hm2。氮肥利用率方面,在中低氮水平下,随着施氮量和基本苗的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呈增加趋势,而在高氮水平下,其随着施氮量及基本苗的增加而下降;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量及基本苗的增加而降低。综合来看,适宜的氮素水平(270 kg/hm2)和基本苗数(穴苗数为1~2苗)有利于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进而获得水稻高产。
  • 陈军, 王龙平, 韩雷锋, 吴天赐, 刘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4-1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皖垦粳7号是以JN81为母本,皖垦粳3号为父本,使用系统选育法,历经9个世代选育而成的常规水稻品种。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较高,平均产量达10 164.75 kg/hm2;米质优良,达到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倒性好,株高适宜,茎秆粗壮,各试点均未发生倒伏。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期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以及病虫害合理防治等。选育品种皖垦粳7号较好地协调了对优良稻米品质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对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 谌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8-2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实践及相关研究进展,了解高产马铃薯栽培对种植环境的要求,总结并阐述高产马铃薯种植方法,对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控措施提出合理建议。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协调,以适应其生长;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抗病薯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灌溉和病害防治等。通过优化栽培措施和有效防控病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病害防治措施,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 吴新娟, 杨思慧, 陈林, 费永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22-2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气象因子对水稻灌浆速率及千粒重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开展了一系列水稻分期播种试验,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对气象因子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光温气象因子是影响水稻灌浆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冗余分析发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阶段积温、阶段日照时数和日较差与灌浆速率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在这些因素中,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对水稻灌浆速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结果为水稻关键生长季节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参数资料和技术支持,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 方峄, 任向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26-2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充足的营养元素,全面充足的营养元素是保证玉米良好生长的前提,是保证玉米获得产量高、品质佳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营养元素的缺乏会影响玉米的生长,造成一定的损失。本文阐述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缺素症状,并对其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增施肥、叶面喷施、选用良种和合理灌溉等具体的补救措施,为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 经济作物
  • 任六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30-3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合在杭埠河灌区推广的抗性好、产量高的优质油菜品种,本研究选择宁R101、陕油28和中油杂501等15个油菜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排名前4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产量排名前4名的品种分别为中油杂501(3 607.5 kg/hm2)、沣油737(3 378.0 kg/hm2)、大地199(3 279.0 kg/hm2)和豪油杂58(3 229.5 kg/hm2),这4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综合抗性表现好,产量性状协调,可在研究区以及相似生态区大面积推广。实际种植过程中,沣油737、大地199和中油杂501这3个品种需要重视菌核病的预防及防治。
  • 冯新维, 舒芳靖, 罗明全, 石苁钇, 杨燕, 冯杰, 张庆珠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34-3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可降解膜的增温保墒和提质增产效果,本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了可降解地膜(T1)、普通地膜(CK)2个处理,研究其对烤烟田土壤温、湿度,以及烟株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在收获后期已完全降解;使用可降解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在团棵期和旺长期均高于普通地膜覆盖,现蕾期则相反;使用可降解地膜的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均高于普通地膜;使用可降解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烟株生长,同时提高了烟叶产量和上等烟率,进而提高了产值。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对于提高烤烟产质量,缓解土壤污染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 王桢, 葛小平, 申鸿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38-4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种植绿肥油菜,不仅可以稳定并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提高冬闲田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害、提升后茬作物产量和品质。本文从绿肥油菜的种植优势、栽培要点及推广应用成效方面总结了绿肥油菜栽培技术,经过两年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宜品种+配套技术+冬闲茬口”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案,并进行大面积推广。研究成果为绿肥油菜种植提供参考。
  • 林业科学
  • 高志勤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42-4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观赏竹引种栽培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本试验采用定点跟踪监测方法,调查了香竹、圣音竹和花秆早竹等8种观赏竹的生长表现及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金明竹,黄秆绿槽白夹竹和金丝毛竹引种栽植成活率为100%,花秆早竹,圣音竹和金黄白夹竹的引种栽植成活率在80%~90%,显示出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出笋最早的是圣音竹,在3月中下旬;3—4月出笋的有花秆早竹、金丝毛竹、厚壁毛竹、黄秆绿槽白夹竹和金黄白夹竹;5月出笋有金明竹;香竹最晚,为6月下旬。母竹萌发新竹的分生能力,在不同竹种之间存在差异;土壤理化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竹子地径、秆高增长量。研究结果为竹种选优,以及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 吴松柏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46-4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清理病死松树、媒介昆虫药物防治、健康松树打孔注药和林分改造4个方面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从保护松木资源、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和积累防控工作经验3个方面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从优化防治措施、强化检疫管理、完善防治方式、加强精准监测和促进联防联治等方面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治策略。目的在于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张沛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50-5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总结分析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防治策略。林业病虫害发生具有易发生难治理、种类多、为害大和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林业病虫害发生与生态环境、树种结构、防治体系以及人为因素等有关。在防治策略方面,提出了应对环境变化、优化树种结构、加强监测预警和规范林业经营活动等综合防治方案。研究结果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对促进当地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桂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53-5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林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研究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总结分析了其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待提升的环节及对策措施。研究区林业有害生物以松材线虫为害较重,以松褐天牛和马尾松毛虫等为害较轻;实际防治工作中,暂存在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监测、防控和检疫等方面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防治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营林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提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健全林业防控机制,完善监测预报体系,抓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植物检疫检查,组建专业防治队伍,以及开展营造林等。目的在于从源头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资源·环境·植保
  • 张艺炜, 刘嘉欣, 邢译文, 贺思雨, 邵禹绮, 罗志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58-6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双拥公园不同生境访花昆虫资源及其多样性,调查了不同生境类型中的访花昆虫资源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采集与观察到访花昆虫1 548只,隶属于6目42科89种,野生与栽培植物共记录1 308株,隶属于17科40种。不同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指数(H′)由高到低为灌木生境>路边花草生境>草甸生境>乔木生境;均匀度指数(J)由高到低为灌木生境>路边花草生境>草甸生境>乔木生境;优势度指数(D)由高到低为灌木生境>路边花草生境>草甸生境>乔木生境。不同花色及花形对访花者的吸引存在较大差别。本研究为分析访花昆虫对不同植物环境选择的内在因素及其特征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区域自然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 钱龙娇, 王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62-6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是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依据控制断面选取原则以及断面特性,确定以新桥闸为牛屯河流域生态流量保障主要控制断面,以最低生态水位为生态流量保障指标,基于Qp法、生物空间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分别计算该流域主要控制断面最低生态水位目标值,并与近40年实测水位进行比较,分析目标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基于Qp法、生物空间法和最枯月平均流量法计算的控制断面最低生态水位值分别为4.60、4.50和4.43 m,从各方法计算精度、满足程度和严格生态流量保障工作要求等角度考虑,最终确定该流域最低生态水位保障目标为4.60 m,月和旬保证程度分别为99.6%、99.3%。基于此,提出生态流量保障管理措施和预警措施,为该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 李柯, 李萍, 王龙飞, 沙俊宏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66-6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研究区煤矿废弃地的优势植物物种,筛选适合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种类,采用野外实地勘察和样方法等生态学手段,调查了该煤矿废弃地自然定居的植物种类及原生植被类型。结果表明,研究区煤矿废弃地上自然定居的植物共有19种,其中菊科和藜科最多,分别占总种数的21.05%;生活型方面,灌木植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52.63%。红花多枝柽柳和黑果枸杞的相对密度和盖度较高,这两种植物在该区域分布较广,在地表覆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红花多枝柽柳和花花柴分别在灌木和草本样方中的重要值最高,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研究区煤矿废弃地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时可优先选用上述物种。
  • 陈凌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70-7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网络,是保障水环境安全、有效开展水污染治理的基础。本文剖析了水质监测网络建设现状及重要性,分析了监测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改进的环节。并从重点区域监测点布设,移动监测平台建设,志愿监测点融入,以及监测点位公示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推进水质监测网络建设的策略与路径,为城市水质监测网络优化升级,支撑精细化管理和系统治理提供参考。
  • 陈宪信, 韩乐勇, 薛瑞娟, 王壮, 胡建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74-7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耕地土壤肥力变化特征,进一步提升地力,本文基于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0—2022年20个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壤养分主要指标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耕地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2年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7.82~21.70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91.9~138.9 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18.68~32.13 mg/kg和速效钾平均含量183~230 mg/kg;近13年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速效磷平均含量呈缓慢下降后逐渐平稳趋势,速效钾平均含量呈波动变化并保持相对平稳趋势,土壤总体养分趋于平衡,土壤整体肥力水平保持上升趋势。
  • 张丽华, 黄自德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79-8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为同属近缘种,是茶园中发生较普遍的两种害虫。本文从昆虫病毒制剂、性信息素、病原细菌和真菌、茶树挥发物及天敌利用等方面概述了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两种害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深入开展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生物防治研究和解决生产上两种害虫为害提供参考。
  • 王建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84-8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高效安全、防效优异的化学药剂及施药方式,在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选择市面上常用的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采用两种施药方式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药剂选择上,可选用20%氟唑菌酰羟胺SC 750 mL/hm2+25%丙环唑EC 600 mL/hm2、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 600 mL/hm2、30%丙硫菌唑OF 900 mL/hm2+43%戊唑醇SC 600 mL/hm2、30%肟菌·戊唑醇SC 600 mL/hm2或70%甲基硫菌灵WP 1 500 g/hm2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防治。在施药器械选择上,单论施药效果时,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施药效果优于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而考虑人工成本、作业效率和防治时效等多方面因素,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本研究为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
  • 陈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88-9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了玉米生产上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其为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常见病害有顶腐病、细菌性茎基腐病、叶斑病、纹枯病和锈病等,常见虫害有黏虫、玉米蚜虫、玉米螟和蓟马等;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精准农业技术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从而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为玉米生产上病虫害的科学、高效防治提供参考。
  • 药食同源
  • 李欣颐, 王力, 张颖, 王萱, 黄珏, 徐芷婷, 施雨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92-9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花卉具有一定的观赏价植和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重要的药食同源食品之一,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常见食用花卉的种类、营养成分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讨论。食用花卉种类较多,常见食用花卉包括菊花、茉莉、玫瑰、桂花和槐花等;食用花卉开发的重点价值是其营养潜力,抗氧化活性成分、矿物成分等是食用花卉的主要营养成分;食用花卉产品包括花茶、花酱等,相关产业仍需根据各自特点进行进一步改造升级。研究结果为食用花卉的深入研究和产业链升级提供参考,对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程静, 李丰, 顾永豪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96-100.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大蒜素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体重20.25±0.71 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将0(S1)、25(S2)、50(S3)和100(S4) mg/kg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添加到黄鳝基础饲料中,网箱饲养60 d,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随着大蒜素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量为50和100 mg/kg时效果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试验组相关免疫酶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开始逐渐显现,饲喂时间越长,差异相对越明显;第60天,试验组S3和S4血清中的T-AOC、SOD、CAT和LSZ活性均明显高于S1组(P<0.05)。这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大蒜素可促进黄鳝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添加量在50~100 mg/kg为宜,为寻求新型、无毒害的黄鳝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 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
  • 普丽丽, 许晓岚, 钟烽韬, 唐果, 朱菲菲, 庄沐豪, 黄楚梵, 蒋锋, 刘鹏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01-10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鲜食玉米采后呼吸强度,减缓其营养物质的流失,维持其感官和口感品质,本文总结分析了其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及生物保鲜技术的应用。影响鲜食玉米采后保鲜的因素包括品种、病虫害、温湿度和周围气体等。鲜食玉米物理保鲜技术包括低温、气调、包装、辐照和臭氧等;化学保鲜技术包括涂膜、酸性硫酸钙处理等;生物保鲜技术包括竹叶提取物、油用牡丹丹皮提取液和复合生物保鲜剂等。研究结果为鲜食玉米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 卢幼祥, 李纪阳, 王苏红, 许晨, 倪霞, 何金华, 邹传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05-10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科学合理选择烟梗含水率及包装方式,本研究在自然醇化条件下,探究了11%、15%和18% 3种含水率,以及纸箱、麻袋2种包装方式对醇化期间(1年)烟梗含水率、包芯温度、外观质量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11%和15%麻袋装烟梗样品未出现霉变,含水率15%箱装烟梗,含水率18%麻袋和箱装烟梗部分样品出现了霉变。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烟梗含水率波动越大,颜色转深越明显,出现霉变风险越高,含水率11%含量箱装烟梗的含水率稳定性优于麻袋包装。包芯温度在8.0~35.0 ℃范围内,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烟梗总糖、还原糖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高水分烟梗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复烤烟梗含水率宜控制在11.0%左右,宜采用纸箱包装方式。
  • 农业信息·农业气象
  • 胡志强, 王军, 王润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10-116.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江淮梅雨降水预报的影响,基于WRFv4.4.2,利用GFS预报数据、第六版MODIS土地覆盖类型产品和ERA5-Land观测数据集,使用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公平技巧评分和偏差评分等方法,模拟评估Ferrier、WSM6和Thompson这3种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以及KF、BMJ和Tiedtke这3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共9种组合,对2020年7月14日00:00—17日00:00江淮流域梅雨期一次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江淮梅雨降水预报有更为明显的影响,使用BMJ可以获得较好的预报结果;(2)WRF模式在山地、城市等区域表现不佳,在平原、农田等区域表现尚可,适用性存在一定不足;(3)在江淮流域北部地区(32.7 °N以上)使用WSM6和BMJ的实验组合综合表现较佳,可较为准确地预报降水过程变化趋势,对小雨和中雨量级的降水落区有较高的预报技巧。为今后江淮梅雨期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 农业教育
  • 王信群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17-11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农民对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掌握程度,对农民职业教育课程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课纲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从事蔬菜瓜果生产的职业农民教育现状以及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该课程教育的重难点,完成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章节内容和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以及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并对其具体方案和研究成果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为蔬菜种植技术系列教程的课纲制定做出有益尝试。
  • 石芮竹, 李永强, 高坦坦, 任争光, 闫哲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20-12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数字切片技术在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应用优势,包括提高学习效率,多维度认识病原,激发学习兴趣,改进评价体系,以及促进共享交流。同时,对数字化切片在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实践表明,基于数字切片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实验课考核提供了新的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 姚国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24-12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培育高素质农民,提升其训后跟踪服务成效,本文对其训后跟踪服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信息沟通、跟踪服务和评估与反馈机制3个层面入手分析训后跟踪服务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长效信息沟通平台,构建个性化与持久化跟踪服务支持,以及建立跟踪服务全方位评估机制等,以优化训后跟踪服务体系,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
  • 任亚萍, 郑鑫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28-13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翻转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合一的多元学习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风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及教学设计,创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郭丽娜, 杨良静, 方玉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32-13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及综合能力培养有直接深远的影响。本文深度挖掘该课程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明确思政教学目标,丰富思政教学实施策略,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3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 赵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35-13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设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数字化教学方案,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仿真虚拟实验室及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构建动物生物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并构建新媒体平台,开发多平台新媒体教学内容,如推送优秀期刊文章,录制实验互动视频并上传;优化数字化考核管理模式,最终对实验数字化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为培养高素质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 斯日古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38-140.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草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本文以牧草种子学课程为例,从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3个方面出发,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及效率,为大数据背景下草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农业经济·管理
  • 陆保国, 胡芹远, 陈俊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41-14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自然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类型和蓄水保水能力、农田宜机化改造与种植业用水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江淮丘陵地区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从节水农业技术应用的角度,立足该区域水资源特征,提出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推行适水种植,推广节水农艺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运用综合治理措施、提升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注重创新驱动、推进测墒灌溉技术应用,完善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充足灌溉水源等措施,以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