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农学通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 第30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4-09-15
  

  • 全选
    |
    粮食作物
  • 张诗琦, 刘含章, 胡能兵, 朱守晶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分析了农田土壤锌含量分布现状、锌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小麦对锌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小麦籽粒锌营养强化途径等。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部分小麦主产区的土壤中锌含量较低。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有影响,一般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在根部压力或蒸腾作用下被输送到地上部,或者被横向输送到韧皮部,由韧皮部进行向上或向下的运输,再被运输到各组织和器官中。小麦锌强化途径包括遗传改良育种、农艺改良和生物技术应用等。研究结果为小麦富锌育种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 李杰, 赵雪, 权循光, 钟锋, 胡林伦, 王中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6-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水稻品种永两优206是由7-163S与贵非香占杂交育成,其株型紧凑、叶姿直立,生长态势旺盛;稻米品质达到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二级标准;抗倒、耐热性良好。在2020—2021年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产量9 325.6 kg/hm2;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53.8 kg/hm2。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食味香且抗性强等综合特性,可在安徽一季稻区及相似区域推广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严格选种浸种、确保功能穗达成、构建群体丰产性和适期收获等,高效制种技术包括安全制种、花期调整和发芽率提升等。研究结果为该品种制种和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 刘家伸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0-1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分析了小麦绿色栽培和智能精准管理技术在促进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为实现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该技术是利用传感器、遥感和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实现对小麦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通过栽植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仓储一体化等多种手段,提高小麦生产效益及产品质量,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合理规划栽培方案,精准调控作物生长全过程和环境。目的在于推广绿色栽培和智能精准管理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 马斐, 李娜, 余海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4-1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玉米品种郑单958、安科985和黄金粮MY73为材料,研究在滴灌和常规施肥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6.75万、8.25万、9.00万、9.75万和10.50万株/hm2)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根系干重、气生根和地下根数均呈降低趋势;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滴灌施肥技术能够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品种黄金粮MY73的根系性状表现较好。栽植密度6.75万株/hm2、滴灌施肥有助于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

  • 陈永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8-2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安徽阜阳太和县夏玉米生产实践,总结分析其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前精细整地,采用精耕细作方法改善土壤结构;选择高产、优质且抗性强的品种,并进行分拣、药剂拌种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发挥其产量潜力。种植过程中,确保水分适量供应,适时进行杂草防除、平衡施肥,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水的需求;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综合防控穗腐病、锈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成熟后,适当延后收获,以达到增产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夏玉米生长,从而提升其产量和质量。

  • 高天强, 叶凌凤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22-2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及其用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化肥、有机肥和活性硅钙肥料等,设置多种施肥及用量方案(不施肥、常规施肥、优化施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活性硅钙肥),以探究肥料种类及其用量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的灌浆速率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活性硅钙肥2个处理下达到较高水平,且灌浆时间较长,利于籽粒的形成;水稻的光合作用在不施肥和活性硅钙肥2个处理下较弱,在其余处理下较强,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水稻产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机无机肥配施>常规施肥>活性硅钙肥>优化施肥>不施肥;稻米品质在常规施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2个处理中处于较优水平。综合来看,推荐水稻种植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有利于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 王振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26-2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河南范县2013—2023年气候观测资料,对研究区近11年来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从温度、水分和日照3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气候适宜性,和干旱、高温、暴雨和洪涝等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的影响。该地年平均温度14.6 ℃,平均降水量618.9 mm,平均日照时数2 041.5 h;水稻生长期(5—10月)的平均温度在15.2~27.5 ℃,平均降水量521.5 mm,平均日照时数1 107.4 h,其温度、降水及日照时数均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针对水稻提质增产,提出开展水稻专题气象服务,加强水稻田间管理等对策,为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提供参考。

  • 经济作物
  • 祝鑫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30-3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外源钙对丝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探寻适宜丝瓜生长的外源钙浓度,本试验借助无土栽培的方式,设置不同外源钙浓度,研究其对丝瓜植株形态建成、光合色素、光合能力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钙对丝瓜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外源钙浓度在12 mmol/L时最佳,较对照组CK分别增加19.47%、25.15%、19.60%和17.8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外源钙浓度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外源钙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调节特点,且以外源钙浓度12 mmol/L时值相对较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1.22%、19.01%。综合来看,12 mmol/L的外源钙浓度有利于丝瓜植株的形态建成、光合能力的增强和根系活力的提升。

  • 刘国娟, 付成龙, 王曦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34-3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口感番茄繁育方法,进一步推广和种植口感番茄品种,本文总结分析了该作物的品种繁育、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策略及产业发展建议。其品种繁育目标是培育出具有优异口感特性的番茄新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水肥管理、熊蜂授粉、合理整枝、盛果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示范推广策略包括优化品种结构、建立示范种植基地、加强产销联动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口感番茄产业发展以绿色、有机和可持续为目标,建议不断加强科研创新,推出新品种和新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相关产业高效发展。

  • 徐胜, 杨泽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38-4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科学促进高油酸花生生产,筛选出优质多抗高油酸花生品种,有效提高其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本研究对豫花22、阜花35和豫花37等10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豫花37、花育958和冀花11的生育期适宜、生育进程稳健、田间长势长相好、抗旱耐病性强且产量高,可作为高油酸花生品种在研究区及相似区域推广种植。

  • 张新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42-4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在河南南阳市选择了郑豆196、濮豆206和齐黄34等9个大豆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生育进程、植株性状、种子性状和产量等作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田块产量排名前5的品种分别为齐黄34(4 325.3 kg/hm2)、中黄37(4 015.6 kg/hm2)、濮豆206(3 871.2 kg/hm2)、周豆46号(3 816.3 kg/hm2)和中黄61(3 425.6 kg/hm2),这5个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10~117 d;株型方面,除了周豆46号为紧凑型外,其余4个品种均为收敛型;除了濮豆206、中黄37为亚有限结荚特性外,其余均为有限结荚习性;种子性状方面,周豆46号籽粒为黄色圆形、褐色脐,齐黄34为黄色椭圆、黑色脐,其余3个品种均为黄色椭圆形、褐色脐,除齐黄34无光泽外,其余4个品种均表现为微光或有光泽。表明郑豆196等5个品种农艺及产量结构因子表现较为协调,可在研究区及相似生态区位推广种植。

  • 吴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46-4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安徽歙县设施蔬菜发展实际情况,分析指出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具有环境、基地、品牌、规划和交通等各方面优势,其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种植结构和配套技术等方面的挑战。结合地域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优化蔬菜标准园建设;结合休闲农业,打造智能化温室工厂示范点;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加强技术培训;以及强化队伍建设等发展对策。目的在于为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吴道贵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50-5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食用菌方舱栽培的主要设施设备、方舱栽培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该技术是利用先进设备和设施满足食用菌栽培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长条件,实现食用菌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该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具有建设投产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收益好和产业发展迅速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投入成本较大、能耗较高等挑战。研究结果为该模式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动物科学
  • 牛轲儒, 宋彦臻, 周栓林, 尹增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53-5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渔业可追溯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对2001—2021年全球渔业可追溯领域文献发文量和主题、发文国家和机构分布、文献和期刊被引情况、关键词共现和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渔业可追溯领域的文献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学科融合比较紧密,以食品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和渔业学为基础,同时涉及农学、国际关系和海洋与淡水生物学等;机构之间发文量差距较大,各机构间独立开展研究,与其他机构之间合作较少;相关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海洋政策、食品控制等领域的期刊;研究重点集中在标识和鱼类等方面,关键词聚类主要包括“鱼和渔业产品(fish and fishery products)”“追溯和身份保存系统(traceability and identity preservation system)”“食品安全(food safety)”和“食品科学(food science)”等主题;近几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管理、贸易、启示和源产地等。综合分析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推动渔业可追溯的高质量发展。

  • 梁顺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59-6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发挥稻田的多功能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推动高原山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推广运用为例,详细阐述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在高原山区应用的关键要点,涵盖了选址要求、田埂建设、进排水口设计、沟溜开挖、鱼种投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针对鱼病防治、水位控制、施药准备和科学用药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导。深入分析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减少成本、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该技术通过推广应用,实现了降本增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 资源·环境·植保
  • 张禄明, 王宝江, 孙洪, 钟昆, 李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63-6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估其在多类地物分类中的有效性,本研究利用GF-6宽幅遥感影像(WFV),对四川西南部复杂山区开展大尺度地物分类研究。通过波段组合和植被指数计算,提升对植被健康状况的监测能力。特别是红边波段(B5)和黄波段(B8)的引入,为植被和土地利用分类带来了技术优势。在监督分类方法方面,采用了马氏距离、极大似然法、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支持向量机(SVM)4种方法。结果表明,SVM在处理高维光谱数据和复杂地形条件下表现出色,分类精度最高。马氏距离和极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较低,主要受数据假设和样本量限制的影响,而神经网络方法的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训练样本数量和多样性的不足,导致模型的泛化能力不强。综合以上结果,GF-6 WFV影像在地物分类中展现出优异性能,尤其在精准农业和林业管理方面。未来研究应关注多源遥感数据的整合,优化算法以提升分类精度,并减少计算资源消耗。

  • 杨国正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69-7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有毒植物在降低航空鸟击风险方面的潜力,本研究采用直接观察法、触摸法和嗅味法等方法,对大连国际机场场内和航线下有毒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布有毒植物24科58种,其中,剧毒植物为狼毒大戟。结合调查结果,对有毒植物驱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对有毒植物的保护,增加有毒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优化生态环境,以及强化科研与监测工作等措施,目的在于保护研究区鸟类种类和数量,减少对鸟类的伤害。

  • 陆保国, 胡芹远, 陈俊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74-7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新型肥料的含义、主要产品类型和作用,以及其研发应用现状,分析了新型肥料推广应用需关注的环节。提出注重科技创新、强化肥效验证、筛选实用产品、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宣传培训和提升农户认知度等策略,为加快新型肥料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 宋根, 张宝海, 王星, 贾振华, 郭丁鑫, 范亚飞, 乔亚科, 吴艳红, 冯建龙, 韩丽丽, 刘明英, 高妍, 宋春光, 张志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79-8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鉴定出具有解磷、解钾和固氮能力的甘薯茎线虫生防菌,本研究采集甘薯茎线虫发生地的甘薯根际土样,采用LB固体培养基分离出HC-6、GS3-X4等6个细菌菌株。通过初筛、复筛和性能测试,从6个菌株中筛选出一种对线虫病触杀效果好,定殖能力强,且解磷、解钾和固氮能力优秀的菌株,为GS4-S2;经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命名为HM-6。该菌株可作为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微生物菌肥研发材料,对于线虫病害防治和菌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张向前, 秦学峰, 孙俊铭, 韦刚, 孙连伟, 胡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84-8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比较不同杀虫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以及对水稻安全性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0%异唑虫嘧啶悬浮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对水稻生长相对安全,尤以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35 g/hm2对褐飞虱防治效果好、药效期长,施药后14 d防效仍在92%以上。水稻生产上建议用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35 g/hm2、10%异唑虫嘧啶悬浮剂300 g/hm2、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150 g/hm2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600 g/hm2交替、轮换施药。

  • 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
  • 刘畅, 周舟, 周枫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89-9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探究竹荪的抑菌防腐功效,本研究采用4种溶剂(乙酸乙酯、无水乙醇、石油醚和蒸馏水)浸提竹荪子实体,采用平板抑菌方法验证不同浸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作用,并用肉汤、馒头进行防腐效果验证。结果表明,4种溶剂的竹荪浸提物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竹荪浸提液对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较优,且对霉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乙酸乙酯竹荪浸提液的稀释度试验表明,其稀释4倍后仍然具有抑菌作用。馒头和肉汤防腐实证试验表明,乙酸乙酯竹荪浸提液对两者均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尤其是在肉类防腐方面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竹荪天然抗菌物质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 朱嘉琳, 张惠敏, 王慧颖, 顾静恩, 张婧依, 冯鑫红, 李权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93-9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高压静电场(high-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了解该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压静电场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保鲜机制、应用现状、应用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结合当前果蔬保鲜发展趋势,总结了高压静电场技术的高效保鲜和环保优势,旨在为HVEF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农机装备·农业工程
  • 吴晓伟, 骆庭宝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96-100.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农田田块为管理对象,设计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掌握田间农机作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作业农机类型、对应农事活动和作业时间等信息。具体而言,以人工智能算法为基础,通过机器视觉方法,自动捕捉并识别田间农机,从而获取准确的田块作业农机类型及其所关联的生产信息。整个系统集成了感知设备、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软件平台,其构成简单,环境通用性强,可以为农场的无人化管理提供有效工具,为生产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 丁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01-10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机械化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途径之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并针对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在农机工业综合竞争力、农机装备有效供给、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农机农艺融合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发展农机制造产业,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及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等发展策略,为更好推动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 农业教育
  • 姜炳阳, 曹广龙, 李伟杰, 赵震扬, 郭雅宁, 王梅, 梁梦婷, 郭智勇, 管连庆, 马雯雯, 刘明慧, 孙验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05-10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水草组织培养污染的污染源及药物防治措施,本研究对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训练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水草组织细胞培养课程与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并分析实验内容及流程。以典型的水草红丝青叶(Hygrophila polysperma)为对象进行组织培养,通过从污染菌中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和纯化,采用16S rDNA和ITS基因测序,并结合表型分析进行种类鉴定,明晰了污染菌的种类。进一步对污染菌开展防治药物筛选,通过药敏实验获得了有效的药物组合,加入培养基进行组培培养基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抗菌防治效果。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水草组培污染防治技术原理、方案及应用等,为水草扩繁生产和相关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 杨巧燕, 王森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09-11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推动实验教学资源管理方式的更新与优化,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昆虫浸渍标本实验教学中。对昆虫浸渍标本保存、补充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利用二维码技术,结合网络资源,为昆虫浸渍标本制作电子标签,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优化其展示效果。对二维码标签在完善标本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标本管理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实践证明,二维码在昆虫标本上的使用能促进相关实验课程教学与线上资源进行有效融合。研究结果为教学效果提升,标本信息化管理,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以及教学资源整合等提供思路。

  • 李海燕, 王彪, 朴钟云, 李宏博, 鲁巍巍, 赵鑫, 李艳辉, 郝宁, 邢巧娟, 屈高扬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13-116.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师资力量、教学平台、教学体系和教学考核4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提出提升师资力量,打造教学平台,构建教学体系,以及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优化措施,并探索构建凸显中药特色“一核心、两阶段、三单元、四确保”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其体系优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医药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药农业人才奠定基础。

  • 王艳芳, 郑少文, 郝燕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17-120.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针对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本研究结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实验内容,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加强团队组建,以及完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探索“互联网+实验”教学形态,以推动该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植物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李国龙, 孙亚卿, 李宁宁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21-12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能够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本文以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现状。提出在新农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所联合培养需建立校所合作保障机制、共建校所联合培养基地、增强师资队伍力量和完善培养评价体系。并对该模式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地方农业院校共建校所协同创新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 蔡婷婷, 高永茜, 鲁绍风, 张锡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25-12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包括优化设计思路,更新教学材料,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模式,选用多样化版本教材,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讨论法、项目教学法、实物标本展示法和地域性季节性教学法。对该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 魏艺聪, 林青青, 王英豪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29-13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新医科对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对中药生物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融合STEAM教育理念和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并对其实施效果与评价进行研究。通过该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有助于培养中药学复合型创新专业人才,满足中药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 农业经济·管理
  • 黎泽民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32-13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旅游决策,而人体舒适度指数是反映旅游气候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利用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2019—2022年实测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风速数据,通过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来揭示旅游气候舒适度特征规律,为该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综合气候要素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2019—2022年该地区5—9月气候温和湿润;从人体舒适度指数看,2019—2022年不舒适的天数为238.75 d(65.37%),舒适天气平均126.50 d(34.63%),6—9月为舒适月,7—8月为最舒适月,其中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一年中最舒适时段。因此,6—9月(7月上旬至8月上旬)是该地区旅游的最舒适时段。

  • 郑丹丹, 马世堂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36-140.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都市农业融合了基础农业和都市生活理念,成为连接自然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分析其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可为其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都市农业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主题学位论文数量整体呈螺旋式增加趋势。学位论文授予数量在10篇及以上的机构共有17家,主要集中在农业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涉及关键词有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规划设计等。景观设计、乡村振兴、都市休闲农业,特别是城乡融合发展成为近年来该主题的前沿方向。未来可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向现代休闲农业高效、绿色和智能化转型,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李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41-14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皇藏峪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保护价值、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待改进的方面以及可持续开发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价值,同时也存在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旅游开发与周边社区建设的协调等需重点关注的方面。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完善功能区划、保护古树名木、健全森林防火机制和建立社区生态补偿机制等策略,目的是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确保该地自然资源和文化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