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工作实践,总结分析了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以及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翻压或间作绿肥作物,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改善其理化性质,增强其保水保肥能力;应用绿肥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其籽粒产量,同时对其氨基酸、蛋白质等品质性状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的绿肥种类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不同,根据田间土壤肥力情况、生产目标等选择适宜的绿肥作物,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及品质。
本试验以LQ183、LQ189和LQ192等8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运用人工模拟种子老化方法(温度43 ℃,湿度99%),探究老化水稻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单粒核苷酸含量等指标变化,研究人工老化处理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老化处理天数的水稻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老化处理天数增加,其浸出液电导率逐渐上升;POD活性随着老化处理天数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最终都呈降低趋势;单粒核苷酸的含量随着老化处理天数的增加未展现出现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老化处理天数的逐渐增加,种子活力逐渐下降,种子内部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不同品种水稻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同,部分品种先增加后减少,部分品种先减少后增加;水稻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综合发现,种子浸出液电导率、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3个指标可作为评定水稻种子质量和耐储藏特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选取2011—2022年S省马铃薯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生产收益及效率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铃薯生产成本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人工、种子、肥料和土地流转等要素成本增幅较明显;利润率波动较大,其生产效益及产值提升空间较大;其综合效率整体呈波动变化,生产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报酬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多为规模报酬递增,表明需适度发展马铃薯规模经营。基于研究区马铃薯生产效率现状,提出进一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推动全程机械化、加快构建产业链和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等提质增效措施,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为筛选防治小麦中后期病害的药剂组合,本试验分别在其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扬花盛期施用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扬穗)等7种新型药剂和50%苯甲·丙环唑水乳剂(颖越)等6种常规药剂,以不施用药剂为空白对照。调查其对小麦中后期赤霉病等3种病害的防控效果,并观测小麦安全性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组合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对小麦中后期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较好,其中T2处理(拔节孕穗期施扬穗750 mL/hm2+力承300 mL/hm2+阿立卡150 mL/hm2+益施帮750 mL/hm2;抽穗扬花期施麦甜900 mL/hm2+麦甜伴侣600 mL/hm2+阿立卡150 mL/hm2+益施多金750 mL/hm2;扬花盛期施麦甜900 mL/hm2+麦甜伴侣600 mL/hm2+益施多金750 mL/hm2)防效最好,小麦产量最高。综上,在小麦赤霉病常发区通过不同药剂轮换施用,可有效防治小麦病害,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为明确外源脱落酸(ABA)在朝天椒苗期的适宜喷施浓度,本试验以洛研9号朝天椒为材料,分别用5、10和20 mg/L ABA喷施6叶1心期幼苗叶片,以清水为对照(CK),测定不同浓度ABA处理下朝天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干重等生长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浓度外源ABA喷施后的幼苗株高、茎粗和干重等均有所提高,植株相对含水量基本不变。5 mg/L ABA处理的幼苗变化较为明显,POD、CAT和SOD活性提高,MDA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有一定的增加。综合以上结果,5 mg/L ABA对朝天椒幼苗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影响较为明显,是朝天椒苗期喷施的较适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苗抗逆性。研究结果为外源ABA在朝天椒苗期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为探究不同功能水溶肥料在秋季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樱桃番茄青霞6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有机水溶肥(处理1)、菌绣前程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2)、阿尔格微藻营养液(处理3)、海藻小分子糖营养液+海藻寡糖活化剂(处理4)及常规大量元素水溶肥(CK)5种不同的功能水溶肥处理,测定其对植株生长、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以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番茄植株的株高最高,为151.2 cm,处理3、4的茎粗最粗,均为0.97 cm;单果重以处理1最重,为17.1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处理4最高,为9.54%;产量及经济效益以处理1最高,分别为33 451.5 kg/hm2、94 411.5 元/hm2。综合来看,与常规大量元素水溶肥相比,有机水溶肥和海藻小分子糖营养液+海藻寡糖活化剂在提高樱桃番茄长势、增加产量上表现的促进效果较好。
本研究结合蔬菜生产实践,总结分析了其常见病虫害,望闻问切四诊法在病虫害识别中的应用,以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蔬菜常见病害包括侵染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和根结线虫病)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常见虫害主要有昆虫、螨类和软体动物等。四诊法是指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对蔬菜病虫害进行准确识别,为精准防治提供依据;根据病虫害发生特性及实际情况,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其品质和安全性。研究结果为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为探究宽体金线蛭肠道与土壤环境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该物种肠道和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果表明,金线蛭肠道和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土壤对肠道细菌群落的建立影响不大。与土壤样品相比,肠道样品中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降低;肠道中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40.64%、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28.94%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16.20%等,土壤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杆菌48.95%、拟杆菌门16.69%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14.85%等;肠道中优势属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23.76%、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9.98%和刺骨鱼属(Epulopiscium)8.16%。土壤类群中优势属为氢噬胞菌属(Hydrogenophaga)6.16%、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11.36%和气单胞菌属5.26%。两者在转运通路、碳循环通路和免疫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了解宽体金线蛭的肠道细菌群落及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为筛选能使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稳定产生黑色素的酪氨酸培养基配方,本试验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酪氨酸培养基进行优化,探讨酪氨酸(L-酪氨酸,浓度分别为0、0.5、1.0、2.0和3.0 g/L)、碳源(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0.5、1.0、2.0和3.0 g/L)、氮源(胰蛋白胨,浓度分别为0.5、1.0、2.0、3.0、4.0和5.0 g/L)、氨基酸(干酪素,浓度分别为0、10.0、20.0、40.0和60.0 mL/L)及诱导时间(24、48、72和96 h)对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产生黑色素的影响,并对富捷牌环氧乙烷灭菌ATCC 9372生物指示剂等4种指示剂进行适应性验证。结果表明,L-酪氨酸、葡萄糖、胰蛋白胨和干酪素的最优添加量分别为0.5 、0.5 、0.5 g/L和10 mL/L;最优培养时间在72~96 h。该条件下能较好地诱导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稳定产生黑色素。研究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的筛选、培养及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为探索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利用样方调查法调查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分析其群落树种组成、树种多度分布格局和径级结构。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共有2 576株,隶属35科60属98种,樟科、壳斗科和茜草科等6个优势科共有22属53种,华润楠、鸭公树和硬壳柯是优势树种;样地内稀有种16种,偶见种37种;树木径级遵从倒“J”形分布。表明该群落结构总体稳定,树木生长健康,样地没有明显的断层现象,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研究结果为了解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和保护其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基于山西文峪河上中游森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数据,采用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方法,对该区域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与排序。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研究区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将52个森林样地分为13个群丛,优势群丛主要有群丛Ⅰ(白杄、歪头菜和披针薹草)、群丛Ⅱ(白桦、白杄、榛和披针薹草)以及群丛Ⅲ(青杄、美蔷薇和披针薹草)等。典型相关分析(CCA)结果表明,海拔是影响研究区森林群落分布和优势种分布的主控环境因子,优势种与环境、群落与环境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即优势种与环境的相关性直接反映了群落与环境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森林群落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本试验选取闽亚美马褂木5号等8个一年生杂交马褂木优良无性系,以普通马褂木扦插苗和杉木3代容器苗为对照,对比分析其造林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对照组普通马褂木扦插苗成活率91.4%,杉木3代容器苗成活率92.7%,一年生杂交马褂木扦插苗成活率92.5%,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生杂交马褂木优良无性系的平均树高2.8 m、平均胸径3.1 cm,与普通马褂木和杉木3代容器苗的树高、胸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优良无性系中,筛选出无性系品种闽亚美马褂木5号、闽亚美马褂木6号和闽亚美马褂木9号的生长情况较好。研究结果为杂交马褂木优良无性系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为分析乡土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介绍了乡土树种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在科学规划与种植、保护与繁育技术和生态教育与公众参与3个方面提出应用策略。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景观价值突出和经济性好等特点,其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能够为当地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乡土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并加以应用和推广,根据其生长习性进行科学规划与种植,加强对乡土树种资源的保护与繁育研究,通过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增强公众保护乡土树种的意识以及提高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研究结果为优化乡土树种选择和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金粟兰科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物种可供药用。通过对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保存的金粟兰科植物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该科物种在贵州地区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等信息。结果表明,该地区金粟兰科植物共2属12种,垂直分布于海拔150~2 300 m,中海拔地区物种丰富度较高;其中,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Nakai]和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Hemsl.)分布较为广泛,多生长在谷边或林下山坡湿地处,且其伴生植物存在较大差异;该科植物多辛、苦、温,有小毒;其功效以解毒止痛、祛风除湿和活血化瘀较为常见,在少数民族地区被用作治疗风湿肿痛和跌打损伤等的常规药物。研究结果为合理挖掘、利用金粟兰科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为探究广东地区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药用植物的变化特征,对同属亚热带气候区的江门纯尾叶桉林(林龄为2.5、4和7 a)、高明人工林(4 a生马尾松林、4.5 a生尾叶桉林和常绿阔叶林)和南岭原始森林的林下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记录每个样地内林下维管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计算其α多样性指数,评估物种重要值,统计每种森林类型林下药用植物的种类、比例、生活型和入药部位。结果表明,(1)江门纯尾叶桉林随着林龄增加,林下植物科属种的数量、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 Fisher’s α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Pielou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相反趋势。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植物科属种数量、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Fisher’s α指数均是南岭原始林区>高明林区>江门林区。(2)3个林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林下优势植物中均有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 (Houtt.) Nakaike],前5种优势物种的重要值占比最高的江门纯尾叶桉林,南岭原始林最低,说明南岭原始林林下植物分布更均匀。(3)林下植物中药用植物种类最多的是高明林区,从江门纯尾叶桉林到南岭原始林,药用植物主要生活型从一年生草本向常绿阔叶乔木演变,入药部位从全草入药向叶和根等部位演变。以上结果表明,林龄对纯尾叶桉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随着林分复杂程度的提高,林下植物与药用植物的物种丰富程度和物种分布均匀度逐步提高。
基于2000、2010和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典型旅游城市H的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异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和水域等面积增加明显,景观生态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趋于好转,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呈现较弱的空间正依赖性,且程度逐渐减弱,局部自相关以“低—低”聚集类型为主,自然因素是景观生态风险的主导因素,空间分异格局是多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为地区生态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几年发生的一种病害,特别在玉米—小麦连作田块呈加重蔓延趋势,一定程度上造成该作物减产降质。为了解该病害的发生特点,以有效控制其发生面积和降低为害程度,结合安徽灵璧县该作物生产实际,通过多年田间调査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该病害的发生现状、为害症状、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提出以保健栽培为基础,包括选用抗性品种,轮作倒茬,适当深翻,秸秆离田,精量播种和平衡施肥等措施;在小麦播种期进行种子药剂处理,在返青期使用高效低毒药剂开展防治,在抽穂期结合“一喷三防”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采用详细调查法和定点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上海崇明区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种类、寄主植物、为害部位及为害程度及害虫群落构成。结果表明,该地区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种类主要有24科122种,其中鳞翅目21科、118种,优势种4种;膜翅目3科、4种,优势种2种。为害程度方面,轻微(+)79种,占比64.75%;为害程度中度(++)37种,占比30.33%;为害程度严重(+++)6种,占比4.92%。研究区园林植物食叶性害虫种类多,但其组成结构较简单,能够造成严重为害的种类主要集中在少数科内。针对该地区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为害特点,提出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综合防治策略,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抗性树种的营林措施为基础,提高园林植物的抗虫能力,同时掌握害虫发生规律,及时采取适宜的综合防治措施,以缩小害虫发生范围,降低其为害程度。本研究为该地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的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为对翠碧一号烤烟的加工性能进行进一步划分,对400个烤烟样品(2020—2023年生产于福建)的单叶重、叶面密度等11项物理特性指标,和总植物碱、总糖等5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从烟叶的强度性能、化学性能、尺寸性能、撕扯性能和吸湿性能5个方面反映烟叶的综合特性,建立烟叶加工性能综合得分数学模型Y=0.415y 1+0.210y 2+0.173y 3+0.116y 4+0.085y 5,计算样品的加工性能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400个样品分为4类。基于聚类分析的分类数,对294个未分类的烤烟样品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特征值≥1的因子,共提取5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8.64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I类综合得分-2.62~-0.84,加工性能一般,主要为中偏下部烟叶;第II类综合得分1.24~3.07,加工性能强,主要为上部烟叶;第III类综合得分0.24~1.23,加工性能较强,主要为中偏上部烟叶;第IV类综合得分-0.83~0.23,加工性能适中,主要为中部烟叶。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其各类别的加工性能综合得分范围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重合,对初始分组进行判别及交叉验证,其中初始分组正确率94.3%,交叉验证分组正确率91.3%。本研究为翠碧一号烤烟打叶复烤加工处理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现代林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林业建设实践,总结分析了该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其应用涵盖了森林资源清查与信息管理、林业制图、遥感图像处理、森林采伐设计、营造林规划设计以及森林火灾、病虫害监测等多个方面。在林业制图方面,GIS技术提高了制图的精确度和效率,为林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GIS技术还具备数据、图像处理等功能,为森林采伐和营造林设计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森林保护和监测方面,GIS技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林火和病虫害监测等方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总之,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中,为林业工作者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推动了现代林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GIS技术将在林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降低雷击事故给粮库带来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根据实地调查情况,结合天气实况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阐述了两例粮库灾害事件的雷灾鉴定过程,分析了粮库雷灾事故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雷电防护措施,从技术和管理层面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护。技术层面包括完善直击雷防护装置,加强综合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安装多级浪涌保护器,安装雷电预警系统或雷电在线监测系统,以及规范线路布设;管理层面包括强化防雷意识,开展防雷安全知识科普宣传,以及强化保险赔偿。为粮库雷灾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从融合耕读与实践、引领自然教育热点和培养农学专业人才3个方面分析耕读教育在园林专业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以服务三农社会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调研深度、创新能力和实践报告3个方面分析其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1+4+N”(1条主线、4个方向和N个思政元素)育人模式,重点对耕读教育、自然教育、基地实践和评价体系4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该模式涵盖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及其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为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教学方式、思政元素和考核评价3个方面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首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章节导学与课前任务布置、课堂知识拓展与讨论以及线上习题发布与精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最后,采用达成度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成果产出。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效果和总评成绩均得到明显提高。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OBE理念,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考核评价4个方面对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具体改革路径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以及健全考核方式。从实践成效来看,该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实现了自我发展;提升了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和效果提升明显。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3个方面入手,对动物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以应用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选用自编动物免疫学实验教学指导书,结合案例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和学时,以及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方面,减少验证性和重复性实验,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考核评价方面,综合考核实验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教学实践成效明显,为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化提供参考。
为培养新型、高素质种质创新型人才,拓展林木种质创新方向,在“新林科”背景下,探讨非育种方向林学专业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学生专业基础、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教学现状。结合森林保护学专业特点,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包括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选用多样化教材,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以及转变考核评价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为非育种方向林学专业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基于农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对农林高校农科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包括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农业生活与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新农科背景下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和推动涉农专利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涉农专利的定义和分类,涉农专利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涉农专利转化面临的挑战,以及涉农专利与农业科技进步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涉农专利的发展现状。目前,涉农专利在专利申请和审批过程,专利创新驱动和保护,专利引进和商业化合作,以及专利技术转移和普及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对此,提出加大涉农专利扶持力度,加强涉农专利实施和保护,促进涉农专利商业化合作,提高涉农专利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等策略。本研究为促进涉农专利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参考。
探讨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管理等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实践。对云南高原特色智慧农业发展成效进行分析,包括农业产业链逐渐延长,规模化经营成效明显,以及自主创新成果突出。探究智慧农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的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以烟草、花卉、咖啡、茶叶和种业等为研究对象,对高原特色智慧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包括应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烟草产业,应用产业物联网技术发展花卉产业,建设可追溯体系发展茶叶和咖啡产业,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种业资源。本文为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与产业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