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农学通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 第3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4-15
  

  • 全选
    |
    粮食作物
  • 王海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筛选出适宜克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品质的筛选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其中,高淀粉品种克202032-37,块茎圆形,淡黄皮白肉,淀粉含量18.5 g/100 g,产量31 187.50 kg/hm2,比对照增产3.96%;中晚熟品种克202045-14,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9 g/100 g,产量41 375.00 kg/hm2,比对照增产37.92%;中熟品种克202042-2,块茎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7 g/100 g,产量42 820.51 kg/hm2,比对照增产42.74%。这3份材料可作为优质品种继续鉴定筛选,为该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 王燕培, 王应成, 唐震超, 马晓江, 田汉中, 陈魏涛, 冯胜利, 韩俊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科学指导玉米种植与栽培管理,实现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K地区生产实践,分析了玉米在生产中可能需要在耕地质量、优质品种、农业资源利用率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并提出引入优质品种,合理作物布局,配合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以及综合的病虫草害防治等措施,以实现该地区作物生产一年两熟或多熟制度。
  • 李娟, 王占伟, 张佳喜, 冯少龙, 阙兴贵, 吴新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适宜湖南常德桃源县栽培的高产、优质和高抗的早稻品种,本研究于2023年开展了中组143等10个早稻新品种的田间展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综合田间表现及经济性状表现,常规水稻品种中组53、中组143产量较高,田间表现优于其他常规早稻品种;杂交水稻品种锦两优128、钰两优113田间表现优于其他杂交水稻品种,且全生育期较短,适宜双季稻种植模式中的早晚稻品种搭配。综上,中组53、中组143、锦两优128和钰两优113等品种适宜在该地区引进,作为早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 张美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申优28是利用不育系申21A和恢复系申恢26-28组成的杂交粳稻品种。本文介绍了申优28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了其全程机械化高效制种技术,包括选种、控制播期、调控花期、机械割叶、机械辅助授粉、收割及烘干等操作技术,为杂交水稻生产制种提供技术指导。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米质优且抗病性强等综合优势。为充分发挥申优28产量潜力,从适时播种、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和适宜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 贾昌州, 赵淼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气候特点生产的再生稻品种,以促进再生稻的进一步推广,本试验选择了桃优香占等12个生产中推广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以丰两优香1号作为对照,对其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隆晶优1212和Y两优911的第一季产量可以达到11 010和11 070.0 kg/hm2,再生季产量为3 324.0和3 705.0 kg/hm2,两季总产量达到14 334.0和14 775.0 kg/hm2,与对照品种丰两优1号相近,且2个品种的生育期适宜,具有在江淮地区作为再生稻品种推广的价值。
  • 经济作物
  • 孙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瓜蒌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品种,不仅可以用于加工、生产食用瓜蒌籽,还可作为中药材的原料,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均较高。为发展瓜蒌特色产业,探究瓜蒌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要点,本文总结分析了瓜蒌高产栽培技术,以增加从业者收入,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为瓜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陈兰, 夏培兴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山核桃良种威奇塔为试验材料,连续6年对其结实产量和能力进行观测,分析其引种表现和栽培管护技术,以推动其作为适生主栽品种在安徽阜阳地区推广栽植。观测结果表明,威奇塔在区试地点生长良好,成花及坐果能力强,坚果饱满充实,出仁率较高,病虫害较少,早实且丰产性好,经济效益较好,是适宜推广的主栽品种。因此,长山核桃良种威奇塔在该地区表现优异,丰产性、稳定性强,适宜在阜阳地区推广栽植。
  • 王超超, 李菁菁, 赵羡波, 齐凌峰, 马显滔, 沈海庆, 季舜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烟叶工业分级对提升原料纯净化水平、烟叶使用质量、加工均质化水平以及模块配方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工业分级的标准依据和操作模式,探究了主要控制点、控制方式及发展趋势,针对工业分级质量要求,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为烟叶工业分级技术在卷烟产品原料均质化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许梦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油菜生产中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处理、全化肥施肥处理以及5个不同比例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分析了不同比例商品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油菜出苗成株、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化肥施肥相比,不同比例商品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促进油菜生长,成株数提升7.41%~37.04%,生育期缩短7~17 d,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增产14.38%~27.94%;不同比例商品有机肥配施化肥的土壤有机质和有效钾含量相对于全化肥施肥有所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较好。综合来看,60%商品有机肥+40%化肥配施有利于油菜生长,改善土壤肥力,为油菜生产的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参考。
  • 动物科学
  • 王民主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提升母猪的繁殖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母猪饲养实际,总结了母猪品种选择标准,以及空怀期(催情、配种等)、妊娠期(投喂管理、环境温度管理及疫苗注射等)、分娩期(产房准备、分娩阶段的消毒与能量补充、仔猪清理及母猪饮食管理等)和哺乳期(投喂、环境温度及光照控制等)不同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为规模养猪场内母猪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 王群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的全流程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作为监管的手段之一,抽样检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分析了兽药、饲料和畜产品抽样检验的重要性,以及抽样检验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内容。基于此,提出规范抽样检测规章制度,优化抽样队伍,提升检测力量和完善相关制度等建议。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抽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监管效果,确保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 林业科学
  • 邱禄兴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马尾松优良种源区或收集区选择优质马尾松的穗条进行异地嫁接,是收集和抢救种质资源的关键方法之一。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砧木地径、穗条粗度和嫁接部位等因素对马尾松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以提高马尾松嫁接成活率、保护种质资源。结果表明,砧木地径1 cm以上、接穗穗条粗壮、嫁接位置距苗干基部10~20 cm的马尾松嫁接试验组合最佳。
  • 沈雪健, 李玉田, 胡刁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陕西飞播林的发展现状,探究了其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结合林业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科学的可持续经营策略和技术方法,为相关地区飞播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裴婷婷, 朱玉泉, 陈朔, 陈小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地形态特征对其生态和文化功能发挥有一定影响。本文基于高分二号(GF-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ArcGIS 10.7和ENVI 5.1软件支持下,构建了TY市绿地信息数据库,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分析了研究区绿地格局特征,探讨绿地核心区、孤岛区、环岛区、孔隙区、边缘区、桥接区和支线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研究区绿地空间布局有待优化,特大型绿地斑块和大型绿地斑块数量相对较少,中小型斑块数量多,破碎化现象严重。核心区多以公园为主,孤岛区以居住区绿地和附属绿地为主,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连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该市绿地结构现状和空间布局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优化绿地空间布局和结构,充分利用城市水系,发展带状绿地,充分利用口袋公园建设契机,以丰富居民的休闲空间。
  • 曾达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台湾栾树科学育苗,培育园林绿化树种,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育苗密度下该苗木生长情况,研究育苗密度对该树种苗木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冠幅4个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育苗密度对台湾栾树苗木的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冠幅等4个指标的生长情况均有一定影响;在5个不同育苗密度处理中,处理3(9 cm×9 cm)、处理4(12 cm×12 cm)和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成活率最佳;处理3(9 cm×9 cm)、处理4(12 cm×12 cm)和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苗高生长最佳;处理4(12 cm×12 cm)、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地径生长最佳;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冠幅生长最佳。综合分析可知,在不同育苗密度处理中,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的成活率、苗高、地径和冠幅等4个指标的生长情况总体较好,适宜推广。
  • 张吉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福建龙岩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对比分析汀江流域和九龙江北溪流域(以下简称“两江”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两江”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垂直梯度分布特征明显,共有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14科453属1 463种,占该地区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种数的97.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科20属24种。九龙江北溪流域水热条件总体略高于汀江流域,南亚热带的林木种质资源分布较多,但“两江”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总体相近,有72.9%的树种相同,在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保护和林业碳汇开发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培育国储林和营造碳汇林,以实现林木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发展。
  • 资源·环境·植保
  • 左忠会, 刘宪斌, 刘守美, 李艳香, 马思媛, 和银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7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草坪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配置景观、提供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为探究不同种类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见的狗牙根等6种草坪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2个试验处理,连续管理养护5年后采集0~10 cm表层土,测定其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6组数据。结果表明,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中上述6组数据均达到最大值,均值分别为50.00 g/kg、7.00 g/kg、1.90 g/kg、0.40 g/kg、5.70 g/kg和0.65 /cycle;狗牙根草坪上述6组数据均最小。说明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较大,匍匐翦股颖和高羊茅次之,狗牙根最小。同一种试验材料,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的上述6组数据均明显高于人工去杂试验处理的。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对上述6组数据的影响大部分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因此,草坪建设者和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种类草坪草的植物学特性,结合当地气候因子和土壤条件、草坪使用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草坪草,以保证草坪质量和提高草坪使用效率的同时,促进其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 李启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8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合小麦赤霉病防治的药剂,本试验选择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T1)、43%戊唑醇悬浮剂(T2)、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T3)、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T4)、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T5)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T6)6种药剂,以不喷药作为空白对照(CK),分别以说明书最适浓度开展对小麦赤霉病的飞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性均无影响,均可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减轻小麦赤霉病对产量的影响,其中,43%戊唑醇悬浮剂处理(T2)的小麦病穗防效、病指防效最高,分别为90.04%、94.94%;产量比空白对照增产63.15%,综合表现最佳,可以在江淮地区的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应用。
  • 杨学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再生稻头茬一代二化螟重发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控制其为害,实现再生稻头茬高产稳产,采取田间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方法,结合4年黑光灯和性诱剂诱集情况、田间调查历史数据及气象资料等对再生稻一代二化螟重发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重发原因是越冬代残虫量高,田间累计卵块密度大;再生稻种植面积小,易造成集中为害,头茬分蘖期与一代二化螟发生期吻合程度高;4月至6月初温度适宜,卵孵化高峰期无较强降水,对初孵蚁螟冲刷作用减弱;再生稻主栽品种不抗(耐)二化螟,以及二化螟抗药性上升。基于以上原因,建议采取翻耕灌深水灭蛹,健康栽培,建立有利于水稻生长而不利于二化螟为害的稻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杀虫灯、二化螟性诱剂和香根草等生态诱杀作用;种植显花植物,保护稻螟赤眼蜂等天敌,提高二化螟卵块的自然寄生率,降低孵化率;科学合理开展药剂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来综合防治一代二化螟,实现控害保产、减药增效的目标。
  • 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
  • 武士科, 李洁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90-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提高仁用杏果肉利用率,本试验选用仁用杏‘超仁’果肉为果脯加工原材料,研究仁用杏明矾溶液浓度、糖煮时间、柠檬酸溶液浓度和烘烤时间(60 ℃)对果脯加工的影响,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仁用杏果脯在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糖煮时间10 min,在60 ℃下烘烤7 h,加入0.30%明矾溶液进行硬化处理,加入0.4%柠檬酸溶液浓度保持酸甜度为该试验条件下仁用杏果脯加工最佳工艺。该工艺下所得仁用杏果脯产品酸甜可口,口感较佳。
  • 吴钊豹, 李安生, 付仕皓, 刘少群, 孙彬妹, 姚有志, 方沈浩, 郑鹏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茶树花是茶叶生产产生的附加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为提高茶树花资源利用效率,本文综合文献资料,总结分析茶树花的主要成分及其功效,其中成份包括水溶性糖、茶皂素、蛋白质、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讨论不同茶树花之间有效部分的差异及其潜在的研究应用价值,包括水浸出物、茶多糖、茶氨酸和茶多酚,并对不同茶树花在食品领域、日用领域和医疗领域的选择性深度生产加工进行展望。
  • 杨从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99-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酸是决定葡萄品质及葡萄酒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验材料,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E-L 33、35、36、37和38这5个时期,测定和分析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主要有机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并分别测定了果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蛇龙珠’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和果糖逐渐增加;精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等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主要有机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逐渐下降,PEPC酶的活性在E-L 35时期后表现出与果实中苹果酸含量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葡萄果实中苹果酸的降解可能受PEPC酶的影响。通过对有效成份含量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葡萄果实的发育过程,并为优化葡萄酒酿造和调整香气特性提供参考。
  • 孔祥, 杨波, 王苏红, 刘威, 卢幼祥, 万明宇, 石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04-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云烟87上部烟叶为研究对象,以颜色深浅度、色度、均匀度、油分、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不同润叶和复烤强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润叶强度的增加,润叶后烟叶颜色逐渐加深,色度偏向深橘黄,均匀度逐渐变差,油分增加;复烤后烟叶颜色变浅,色度向柠檬黄转变,均匀度提升,油分降低,较高温度复烤的烟叶均匀度和油分优于低温复烤;随润叶强度增加烟叶烟碱和总糖含量逐渐升高,复烤后其含量逐渐下降;随润叶强度增加润叶后的感官质量逐渐降低,低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提升,高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下降。综合来看,低水分润叶(W15%)和较高温度复烤(T 70 ℃)更有利于上部烟叶质量的形成。
  • 农机装备·农业工程
  • 曹乃文, 唐浩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快推广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实现更高水平的玉米机收,改良传统夏玉米收获模式,探索完善的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本研究对不同夏玉米籽粒收割机收获玉米的生产效率、籽粒含杂率、籽粒破碎率和籽粒损失率等作业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与传统收获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品种迪卡653、伟玉618和联美853均适宜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可以作为夏玉米籽粒机收主要品种;谷王4LZ-BZ1收割机籽粒损失率、果穗损失率和籽粒含杂率高于谷王TB60,谷王TB60更适宜开展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技术推广;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模式较人工摘穗收获模式收益更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地推广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提出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和加大机具研发力度等建议。
  • 农业教育
  • 张哲琪, 昌秦湘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13-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项目通过厘清合作学习的本质特点,在全面梳理园林专业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园林专业实施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运用AHP法构建合作学习评价模型,其中,准则层权重排序由高到低为B2小组评价(0.417 6)、B4学生自我评价(0.261 1)、B3组间互评(0.197 0)和B1教师评价(0.124 2)。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侧重实践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为结果性评价。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教学组织和评价方法,为园林专业及类似专业的合作学习方法实践提供参考。
  • 朱利霞, 常云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探索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本研究以该课程为例,明晰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目标,从明确课程目标、拓展生态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进行科学评价以及注重教学反馈多方面,对生态学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进行探索。培养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 田风华, 王丽艳, 荆瑞勇, 徐彦军, 吴楠, 秦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通过以项目带动教学,以信息化手段翻转课堂教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优化考核方式,巧妙引入课程思政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学生就业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包含真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常见和特色食用药用菌栽培技术及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等模块,以提高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效果及学科竞争力,培养高质量人才。
  • 赵磊, 姜宁, 李雁冰, 刘东宇, 李沐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剖析了动物营养和饲料学综合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现状。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强化实验室条件建设,增加案例分析的课程思政内容,以及开展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改革。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 王金辉, 马树杰, 陈雪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28-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信息学快速崛起,高通量测序、生物大数据、专业数据库和多维组学等生物信息学技术日渐普及,该学科与医药、生物和农学等生命类学科正深度交叉融合。实践中,少数农林院校开设的动植物检疫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中有专业针对性的生物信息学基础课程尚待完善,部分现有的课程设置已不完全符合未来信息化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动植物检疫专业教学与生物信息学交叉融合程度有待提升的原因,从重要性认识提升、课程体系更新、师资力量建设及教学案例建设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 乡村振兴
  • 张治港, 陈前利,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 刘润香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32-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户收入,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解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本研究通过对X区乡村旅游特色乡镇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收集了210份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农户问卷数据,并建立了Logistics二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培训、学历、家庭参与乡村旅游的人数、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乡村旅游特色活动举办次数对农户增收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加快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竞争优势;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减少旅游同质化竞争等策略。
  • 王文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茶园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结合茶叶种植实践,从茶园耕作、开沟施肥、中耕除草、树体修剪、植保灌溉和茶叶采摘等多个生产环节出发,梳理和分析茶园生产机械化现状;总结分析了影响茶园生产机械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茶园多分布在丘陵山区,部分大型自动化机械设备无法作业;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茶园生产机械化发展建议,包括加大对现有茶园的宜机化改造;加快农机引进推广,鼓励当地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智能农机;加强技术服务与培训等。
  • 许苗苗, 韩秀玲, 苗中芹, 刘光亚, 韩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山东中部LZ地区粮食生产实践,分析总结了该地区粮食生产现状、成果和经验,并探析了该地区粮食生产过程中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落实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培育龙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稳定粮食生产的实践策略,为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