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班盛大启幕,共筑安徽省期刊发展新高地
2024年9月24日上午,在风景秀丽的“红军故里、革命摇篮”霍山县,一场旨在提升全省期刊质量管理的专题培训班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此次培训班由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安徽省出版协会承办,来自全省各类期刊的负责人、编辑共计250余名期刊同行参加培训班。
培训班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核心,旨在进一步增强期刊出版工作者的政治导向意识、质量意识及精品意识,推动我省期刊行业迈向高站位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传媒监管处)处长王圣东在开班动员讲话中,鼓励全体学员要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期刊出版工作的新要求、新做法,勇于创新工作方法,强化选题策划能力,深化重点宣传报道,不断提升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效能。随后,王圣东处长围绕“加强期刊出版管理”、“强化期刊内容导向把关”、“规范期刊出版经营活动”及“推动期刊出版融合发展”四大主题,结合生动案例,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培训期间,主办方邀请了多位出版界的权威学者和专家,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安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道刚、中宣部出版局期刊处二级调研员吕军、安徽教育出版社质量管理中心主任王冰平等嘉宾,分别就“新媒体转型”、“出版法规解读”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培训期间,《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任赵惠祥、《中国科学》杂志社学术总监任胜利等学术期刊的领军人物,也分享了他们在学术期刊发展、期刊编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Medical Review英文杂志编辑部主任任延刚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相关负责同志的专题报告,更是为学员们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前沿的学术思考。其精彩演讲不仅拓宽了学员们的学术视野,更为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整场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升期刊的出版质量和影响力。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省期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期刊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二、深入基层调研,探索精准服务新路径
培训之余,在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陆保国的召集下,《安徽农学通报》社长郑丹丹一行还走进了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霍山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霍山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霍山县农业龙头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如何精准服务于霍山县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科技成果展示及基层科技工作者论文写作辅导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路径。
此次交流座谈,不仅加深了《安徽农学通报》与霍山县农技部门的合作联系,也为后续“《安徽农学通报》杂志社江淮行活动霍山站”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表示,将携手共进,通过搭建更加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霍山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促进农业一线科研人员的成长与发展。
三、展示成果获赞誉,共绘未来发展蓝图在培训班的分享交流环节,《安徽农学通报》社长郑丹丹与副主编马世堂向与会专家和同行们详细介绍了近年来该期刊在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和农业一线科研人员论文写作方面所开展的系列工作。这些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搭建农业科研成果展示平台、提供论文写作辅导服务、推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其中,在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交流时,我社建议在制定科技核心期刊遴选细则时,应向刊载农业一线科研成果的期刊倾斜,这样不仅能有效增加农业一线科研人员的话语权,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还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科研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对此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认真听取并汇总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积极调研,深入分析当前科技期刊遴选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公正、合理的核心期刊遴选机制。同时,他还呼吁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我社将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秉承服务农业、服务基层科技成果的宗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与各级农技部门、期刊同行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努力打造成为安徽乃至全国农业科研领域的知名期刊品牌。